

日前,寧夏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下發《關于建立駐縣包抓山林權改革工作機制的通知》。包抓工作組進駐靈武市后,圍繞山林權改革主攻方向深入實地調研,與靈武市政府、自然資源局就存在的問題、難點與解決方法進行溝通交流,在摸清權屬底數的基礎上,著力推進政府回購機制落地見效。
摸清權屬底數是政府回購機制落地的前提,靈武市結合國土三調數據、林地資源“一張圖”、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等單項調查登記成果,加快了內業數據分析和歷年林地確權發證情況梳理進度。以郝家橋鎮為試點,已完成全鎮32.18萬畝林地,涉及4752塊果園、園地、喬木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圖斑內業分析工作,完成了狼皮子梁村、漫水塘村、新民村、興旺村222塊,1.98萬畝林地的外業調查工作。探索制定了《靈武市探索建立政府回購機制 深入推進山林權改革實施方案》、《靈武市山林資源政府回購暫行辦法(試行)》和《靈武市山林資源政府回購基金管理辦法(試行)》。設立3000萬元政府回購基金,簽訂了靈武市自然資源局、財政局、融資擔保公司三方山林資源政府回購信貸合作協議,通過“預回購+林權質押+擔保+貸款”林業金融服務模式,為寧夏銀湖狼皮子梁公司授信擔保貸款200萬元。
下一步,包抓工作組將重點抓好兩項工作。一是與靈武市林草局協同推進山林地不動產登記。以郝家橋鎮為試點帶動其他鄉鎮全面鋪開,加快資源數據融合,同步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及山林權確權登記工作,清晰界定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逐步劃清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之間的邊界,劃清全民所有、不同層級政府行使所有權的邊界,劃清不同集體所有者的邊界,劃清不同類型自然資源的邊界,實現山林權應確盡確,應登盡登。二是加快完善政府回購機制,選擇適宜回購主體完善政府回購流程。深化山林權改革成果,完善林業金融支持體系和“政府+銀行+擔保+保險”的林業金融服務機制,拓展山林權回購基金兜底保障、撬動放大等多重功能。進一步提煉總結建立山林資源政府回購機制改革經驗,發揮創新開路、帶動引領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