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柏斌 黎蕓熙報道 3月30日,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召開“2022年科技引領鄉村振興十大品種十大技術”發布會。會上發布十大農業新品種、十大農業新技術名單和十大優秀成果轉化團隊以及十大優秀鄉村振興科技示范基地。其中切花月季新品種‘赤子之心’和“高山杜鵑年宵盆花生產技術”分別上榜新品種和新技術名單。
‘赤子之心’是該院花卉研究所以‘新粉’和‘黑魔術’為親本,采用雜交方式歷時五年育成并獲得的自主知識產權的切花月季新品種,也是我國首個獲得歐盟授權的月季品種。該品種植株直立,葉片具光澤,枝長60—100厘米,且粗壯直立性好。紅色花朵呈高心卷瓣杯狀型,內外花瓣顏色均勻,無黑邊、焦邊等花斑現象。花瓣數40—48枚,花徑9—12厘米,瓶插期8—10天。年單株產量20枝左右。此外具有產量高、抗病性強等優點。
該所高山杜鵑研發團隊李世峰、解瑋佳等人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在調查、收集和研究云南本土杜鵑花種質資源的基礎上,先后引進德國、比利時、日本等國的184個高山杜鵑園藝品種,收集云南野生杜鵑花資源28種,建成了高山杜鵑種質資源圃36畝。在此基礎上,選育出了‘粉精靈’、‘黛玉’兩個獲得授權得新品種和‘紅妝’、‘陽春雪’、‘翠湖彤云’等10余個新品種及一大批未來可選用的特異種質資源。
該團隊目前已獲得高山杜鵑相關國家發明專利10余個,建立杜鵑花種苗高效繁育技術體系,研發并頒布了《高山杜鵑盆花生產技術規程》《高山杜鵑組培苗盆花無土栽培技術規程》等技術規程。培育的新品種和研發的配套技術,目前已在云南昆明、大理、昭通、保山及浙江省杭州市、山東省威海市等地區推廣建立特色花卉產業示范點或核心示范點,進行示范推廣。累計生產和示范推廣“高山杜鵑”種苗120萬余株。指導嵩明縣兩家企業生產培植的高山杜鵑盆花品質達到國際水平。今年上市銷售約3萬盆,主要供應江浙滬等發達地區城市,平均出圃單價超過300元,每畝產值達30萬元以上。
據了解,高山杜鵑的自然花期是3月至5月,而應用該團隊研發的花期調控技術,可將高山杜鵑的花期調控為12月至次年2月的“年宵花”、9月至11月的“國慶花”和6月至8月的“夏季花”,從而實現了高山杜鵑的周年開花夢想。
李世峰告訴記者:研發成果的推廣應用,初步實現了云南的生物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變,對特色高山杜鵑的國產化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圖為:國內首個獲歐盟授權切花月季新品種‘赤子之心’

圖為:庭院中栽培的高山杜鵑

圖為:獲得授權的高山杜鵑‘粉精靈’

圖為:獲得授權的高山杜鵑‘黛玉’

圖為:高山杜鵑新品種‘陽春雪’

圖為:高山杜鵑新品種‘墨蝶心’

圖為:研發團隊指導花企規模化種植的高山杜鵑